top of page

【孭起背包 · 遊歷不預期】
希望我所分享的故事、生活點滴和Human Design 人類圖知識,能讓您拾回本屬於您的生命力量,去找尋自己的新方向,去探索人生的更多可能性,綻放出你獨一無二的光芒。


【人類圖自學資源】
簡單整理歸類了一下過去關於人類圖的文章與Podcast,包括類型、內在權威與策略、能量中心、通道、人生角色和職場應用,希望能方便有興趣的朋友參考看看。

Kevin Yeung
2024年1月1日


【我的身心靈遊園車之旅】
開了兩年的「遊園車」也終於要暫時停駛了!從最初一直無法放手,擔心沒有了「遊園車」,就會失去了重要的分享舞台,更擔心沒有了「遊園車」,別人就難以看見我。到了後來,有趣的機遇一個接一個湧現,才真正由衷體會到
很久以前聽過的一句話:「握緊拳頭,你的手是空的;伸開手掌,你擁有全世界。」

Kevin Yeung
2023年1月24日


【很好用的內外圈薦骨回應機制】
從過去幾年的反覆實驗與領悟中,我「研發」出一套更適合我的薦骨回應心法,就是「內外圈薦骨回應機制」。透過這方法,我就能夠在每個當下皆可專注於那個當下最想做的事情上,不致分心,卻又同時不會因此而錯過一些「沒有回應當下就做」但「未來可能有回應」的事⋯⋯

Kevin Yeung
2022年5月18日


【迷失時的錨點:開放與定義G中心的差異】
讓人迷失方向的暴風雨,在生命中在所難免。以Human Design人類圖的觀點來說,開放與定義G中心代著著截然不同的機制,所以在面對風暴與迷失時,也因此有著適合自己的一套運作模式。當我們認知到彼此的差異,就能夠重新作出選擇,而不用強逼自己循用
「適合大多數人」的「成功法則」。

Kevin Yeung
2022年4月20日


【G空的無定向與迷失】
開放G中心的不穩定性,容易讓我們在規劃人生中的重大方向時,因為受到他人的影響,而在過程中忘記了本身想做這事情的初衷,變得左搖右擺,朝令夕改,所做的事情變成四不像。而即使在瑣碎的日常事情上,這樣的反覆定位與方向變動,也同樣讓我們受苦⋯⋯

Kevin Yeung
2022年4月13日


【觀音出上的開悟】
話說上星期六我去了登八里的觀音山,打算乘著好天氣俯瞰淡水河出海口與台北市區的景色,結果雖然最終甚麼風景都看不見,卻竟然在路途中遇上了一位隱世高人,讓我獲得了一次意外的開悟⋯⋯

Kevin Yeung
2022年3月2日


【人類圖新年與第一等分:初始的等分】
萬物尚未復甦,能量蘊藏在底下,地上仍是一片黑暗和寒冷,但正正在這時候,才是生命力最強大的當下,因為一切的可能性正在底下整裝待發。看似荒蕪,看似孤寂,卻偏偏是一個新週期即將開展的瞬間⋯⋯

Kevin Yeung
2022年1月24日


【鬼才黃明志】
對黃明志產生興趣,也真的只是從《玻璃心》開始(說起來也真是慚愧)。黃明志絕對是一名鬼才,從作曲、填詞、演唱、MV創作,甚至導唱導演,都全由自己一手包辦。他是一名擁有1-8通道 的3/5投射者:充滿正義感,性格叛逆,衣著服裝乖張,擁有個人風格,透過自己的創作去引導大家看見他的看見。

Kevin Yeung
2021年11月10日


【山非山】
學習人類圖前,我們「看山是山」。學習人類圖後,透過學懂覺察,我們「看山非山」。我們開始看見原來山中有林,林中有樹,樹上有鳥。然而,過程中我們卻也容易因此變得過度偏執,覺得自己非要看見這山的本質不可⋯⋯

Kevin Yeung
2021年9月8日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