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孭起背包 · 遊歷不預期】
希望我所分享的故事、生活點滴和Human Design 人類圖知識,能讓您拾回本屬於您的生命力量,去找尋自己的新方向,去探索人生的更多可能性,綻放出你獨一無二的光芒。
Kevin Yeung
2024年1月1日
【人類圖自學資源】
簡單整理歸類了一下過去關於人類圖的文章與Podcast,包括類型、內在權威與策略、能量中心、通道、人生角色和職場應用,希望能方便有興趣的朋友參考看看。
Kevin Yeung
2022年12月22日
【2023:站在時代分水嶺的我們】
踏入 2022,疫情終於逐漸消褪,而我們必須學習適應這「後疫情時代」。我們不再追求「Back to Normal」(一切如常),而是建立「New Normal」(新常態)。在這個由「60號閘門」與「36號閘門」所引領的新時代,我們的學習主題正正就是如何面對眼前的限制、改變與危機⋯
Kevin Yeung
2022年10月12日
【藏在文字背後的人類圖】
人類圖中的字詞只是一個能量載體,目的是為了方便大家記得和溝通,但其實很難單靠這樣的一個字詞,就能夠把其真實的深厚精神清楚表達。我們不能按字面意義去理解,而要 Contemplate(沉思),像唸讀詩句般心領神會⋯⋯
Kevin Yeung
2022年6月1日
【人類圖中的佛理(下)】
以旁觀者的姿態看著想法與情感出現
,然後逝去。帶著接納的心態,讓事情以它原有的樣子存在,在生命中留白,
讓環境與他人能夠成為這個暫時的你的一部份。我想,這大概就是我在人類圖中參透到的佛理⋯⋯
Kevin Yeung
2022年5月25日
【人類圖中的佛理(上)】
無論人類圖還是其它身心靈工具,都總提醒我們要「愛自己」、「做自己」、「活出自己」,而人類圖更經常強調我們別「非自己」。然而,到底甚麼才是真正的「自己」?存在於我們其中的「非自己」又算不算自己?《佛陀的幸福課》一書就透過佛理中的「無我」概念,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我很推薦的補充說明⋯⋯
Kevin Yeung
2022年4月7日
【關於開放與定義的三個比喻】
在每個人的Human Design人類圖設計中,皆有著九個能量中心,分別代表著我們生命中九個不同的特質。在這九個圖形當中,有著色的我們稱為「有定義 Defined」,代表著我們穩定的運作模式,而空白沒著色的那些則稱為「開放 Open」」,但台灣與香港更常稱之為「空白」⋯⋯
Kevin Yeung
2022年3月30日
【做自己,卻同時學懂如何跟他人相處】
理解自己的設計,只是學習人類圖的入門基礎,只是這趟轉化旅程的第一步。下一步要學習的,就是如何做自己的同時,卻又能夠跟現實世界互動連結⋯⋯
Kevin Yeung
2022年1月26日
【甚麼是順流】
「順流」(Go with the Flow)這字詞聽起來厲害,但不知對大家來說,它真正代表的又是甚麼呢?有些人覺得「順流」就是臣服,就是讓生命作出引領,面對逆境不抵抗、不掙扎,逆來順受。又有些人會把「順流」解讀成順其自然、隨遇而安。而我認為「順流」的關鍵在於常跟在後面的兩個字⋯⋯
Kevin Yeung
2022年1月24日
【人類圖新年與第一等分:初始的等分】
萬物尚未復甦,能量蘊藏在底下,地上仍是一片黑暗和寒冷,但正正在這時候,才是生命力最強大的當下,因為一切的可能性正在底下整裝待發。看似荒蕪,看似孤寂,卻偏偏是一個新週期即將開展的瞬間⋯⋯
Kevin Yeung
2022年1月13日
【改變我人生的三趟旅行】
在我的生命中,旅行一直有著不可思議的重要地位。每趟大小旅行,都總會讓我反思很多,讓我重新認識自己更多,讓我脫胎換骨。而以下的三趟旅行,更是徹底顛覆了我看世界的視野,改變了我的人生觀⋯⋯
Kevin Yeung
2021年12月8日
【回應?甚麼回應?】
其實回應每天都在,只是或許你沒有覺察到它的出現而已。我們每天走在路上,跟每個人的接觸,做的每件事,說的每句話,看到的每片風景,都會引發我們想法上的改變,繼而引起態度與行為上的轉變。這通通都是回應的本質⋯⋯
Kevin Yeung
2021年12月1日
【尋找生命中的熱情】
在提供職場引導的過程中,最常遇到的困惑就是,自己生命中的熱情到底是甚麼?如何才能找到讓他義無反顧、奮不顧身的那個事情?曾經一段很長時間,我也好像他們一樣,覺得自己必須在生命中「瘋狂愛上」某個人事物。到了今天,經過這一年多的探索,我才開始慢慢覺悟到,任何事情其實都是愛恨交纏的。
Kevin Yeung
2021年9月8日
【山非山】
學習人類圖前,我們「看山是山」。學習人類圖後,透過學懂覺察,我們「看山非山」。我們開始看見原來山中有林,林中有樹,樹上有鳥。然而,過程中我們卻也容易因此變得過度偏執,覺得自己非要看見這山的本質不可⋯⋯
Kevin Yeung
2021年9月1日
【LYD 開課後感】
相比起把官方知識完整無缺地教授予對方,我更享受透過簡單而直白的方法,分享自己獨到的眼光與看法。相比起跟隨官方的框架去教授知識,我更渴望走出自己的路,自創出屬於自己的產品/服務,呈現出我的眼光、我眼中的人類圖、從中參透出的實用生命哲學。
Kevin Yeung
2021年6月9日
【強化你的職場微特質,找出你的IKIGAI 生き甲斐】
日本有一個字詞叫Ikigai(生き甲斐),意思大概是「生存的意義」。根據這概念所說,如果你能夠找到一個事情,既是你擅長和享受的,而這剛好又是世界所需要的,別人又願意付錢請你做,那這就是你的Ikigai,這將成為你「生存的意義」⋯⋯
Kevin Yeung
2021年4月28日
【薦骨健身房開課後感】
比起傳授知識,我一直更渴望做到的是,引導出大家對活出自己的熱情和興趣,並願意相信自己真的可以如此做到。我要創造的,是一個屬於我自己的課程,一個把我的信念、個性和獨特性,皆完全融入進去的課程。而這就是上星期剛剛開課的【薦骨健身房】⋯⋯
Kevin Yeung
2021年2月10日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在最新一集【JKの身心靈遊園車】中,我將會分享到,當初我是為了甚麼要從一份工作了八年、充滿機遇的工作決定離職出走?到了後來,如何在Nielsen尼爾森的工作中,把Human Design人類圖的智慧活用出來,一步一步展現出自身的職場微特質?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