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在0度的山上跨年】



新年對我來說一直都沒有甚麼重大意義,因為說穿了也只不過是時鐘向前推進了一秒罷了,我就偏不相信世界會因此而出現且大的變化,日子還是必須如常地過。也正因如此,在過去這三十多年中,我都甚少特意為此安排任何活動。


然而,今年卻竟然不預期地參加了一個「跨年活動」,讓我在海拔2,850 公尺高、氣溫只有0度的高山上,踏進新一年。


我參加的是由台東林管處台灣千里步道協會米亞桑合辦的「嘉明湖手作步道工作假期」。在整個5天4夜的行程中,我們需要住在向陽山屋3個晚上,並以此為基地,每天前往嘉明湖步道3-6K處,就地取材,以全手工製法進行步道維修。



5天4夜的登山旅程,並非我人生的第一次。早在10年前的Outward Bound外展訓練旅程中,我就曾經有幸體驗過,而2009年前往蒙古旅行,也曾經試過一星期不洗澡。但與過往的兩次經驗相比,這次的挑戰性絕對大很多。


始終Outward Bound的那次是在夏天,加上都是在露營區紮營,要找水源來洗刷身體相對容易,所以即使要在山上住上多天也不算太艱苦。至於低溫,我也並不陌生,因為怎麼說我也曾在出名寒冷的Wisconsin(-20°C不是甚麼稀奇事)唸過幾年書,在大峽谷亦嘗試過在幾度的天氣下單攻過。然而把兩件事合併在一起,要在接近0度的天氣下過這麼多天,還要在高海拔勞動工作,這絕對是頭一回。



我發現我真的很經常「摵起條筋」衝進某體驗中,然後當最初的興奮感逐漸消散,便開始忐忑不安和擔心起來。2017年裸辭是這樣,2020年遷來台灣生活是這樣,上次去爬獨木舟也是這樣,而當然這次也不例外。


每個能讓我們興奮與期待的事情,無可避免都會同時具有讓我們擔憂與恐懼的面向。每次冒險都必然會伴隨著危險。每個希望都必然會有著失望的可能。堅信世上存有一種絕對的美好,最終大概只會讓我們動彈不得,一直在等待那完美的出現。


擔憂與恐懼會出現,並非因為我們軟弱,只因這事情我們從未做過,只因我們正在挑戰自己的極限。冒險就是「冒著風險仍要前往」的意思,所以當然會有危險,只是我們衡量過之後,仍決定要孤注一擲,因為這事情我們非做不可。希望與夢想也並非每個都必定能夠實現,絕對不會落空的夢大概只因為你想得不夠大。


擔憂與恐懼雖然無可避免,但被過度放大時卻容易讓我們失去平衡,促使我們去研究和準備過多,反而讓我們忽略了這事情本來能帶給自己的樂趣。



就以這趟旅程為例,我就不斷上網爬文收集資訊,還先後前往了四次迪卡儂,老是害怕自己的裝備不夠,直到出發前一天晚上還是感到非常緊張,躺在床上無法入眠。始終在這種高海拔、低溫度的環境下,只要防水防風防寒任何一項準備不足,皆會帶來沉重後果與危險。


在被放大的熱情與恐懼聯手下,以往的我很容易因此而購買過多的裝備,覺得反正未來還可以用,多買無妨。投入的熱情看似猛烈,看似矢志不渝,但卻來得快去得也快,結果往往「三分鐘熱度」,大手購入的裝備用過一兩次就被冷落一旁。家中多年沒用到的色士風和劍道裝備,就是當年這樣大力大力的課下去。



今天的我學會謹慎作出投資,不會因為一時的熱情而all-in,不會「假設可以用很久,所以買好一點也沒所謂」,而先挑CP值較佳的入手(迪卡儂簡直是神的存在),甚至先借後買,以最省錢省力的方法去體驗,以免最終因為「半途而(浪)廢」而感到懊惱,或為了不想浪費而強迫自己繼續投入。



然而,縱使準備充足,內心的恐懼還是無法徹底消失,而且總會在你最脆弱的某個當下全面進攻。


還記得旅程的第一天晚上,9點已經睡在山屋中的我根本完全無法好好入眠。冰冷硬床板、睡不慣的吹氣枕頭和睡袋、此起彼落的打呼聲(已經戴了耳塞)和隨著山友們進進出出的頭燈光線和劇烈「床震」,這一切一切讓我睡不了多久就醒過來。


加上整天下來的疲累和前一天晚上的失眠,在半夢半醒之間,我跟自己說明天或許還是跟主辦單位說要提早離開好了。然而,這想法就隨著這一覺睡醒超過30次(真的不誇張)的晚上而消逝不見,因為剛睡醒的我竟發現自己意外地精神。



這體驗再次提醒了我這段時間一直浮現的想法。過往的我很容易看到挫敗或不喜歡的面向,就敵視該人事物,渴望在事情還未變壞前就先行離去。但過去一年的經歷讓我更相信只有背後仍有動能,沒有甚麼是我辦不到的。我不再要因為擔憂和恐懼而退縮,只會因為失去熱情才選擇離開。


寒冷是沒辦法擺脫的現實,再想再擔憂也無法讓寒冷消失。既然現實無法改變,倒不如好好看看眼前可以做點甚麼?最能夠讓自己享受其中的又是甚麼?我的焦點開始從腦海中的負面想法,轉移到眼前能夠為我帶來興奮與滿足感的外在現實上。


而結果,一直擔憂的雨天不但沒有出現,反而是幾天下來一直放晴出大景,讓我們可以在海拔3000米的稜線上,看著腳下的雲海工作了兩個整天。我專心聽著講師領隊們的專業分享,認識到原來手工步道修築不只是為了安全與實用,還有著美感與人性的考量。


我也開始認真享受著每口吃進肚子裡的食物。在寒冷的山上,進食不再為了口腹之慾,反而回歸到最原始的設定,是為了充飢和提供熱量,是為了生存。眼前所吃的是甚麼根本不想管,因為只要能夠為我身體帶來需要的熱能,那就可以了(但這樣卻偏偏反而讓食物變得出奇的好吃)。


這旅程中的每個經歷(尤其是山上的風景與美食,和從向陽山屋下山後的1天1夜布農族體驗活動)對我來說都是新鮮而興奮的。太多的體驗根本難以透過文字表達,有興趣的話,歡迎按以下連結看更多照片和影片,更推薦大家參加他們的這工作假期,親身體驗看看。


同場加映:永康部落烏尼囊多元文化工作坊(超精彩的!!)



謝謝這跨年旅程為我精彩的2021年作了這完美的總結,也讓我能夠與這麼多充滿夢想與熱情的人(想守護自己喜愛的山林大自然的他、想把布農族文化傳承的他、想探索體驗嚐鮮的他)一起跨年,再次提醒我單純追求自己想做的事情是多麼簡單、直接而美麗的事。

 

後記:坐在台鐵上的我對眼前的一切感到很陌生、很不實在。本來打算一上台鐵就追看剛錯過的《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卻竟然發現自己完全沒有這股動力了,我只想好好在車上看風景和沉思,讓這幾天所發生的點滴在我的腦海中縈繞與整合。這大概就是大家在山上所戲言的「低地症」(在高山住久的人來到低海拔地區會不習慣)吧。


當然,我不會再像年輕時幻想自己可以過這樣的生活會有多美好?是不是應該要找一份文化保育的工作來做做看?是否應該多參加同類型的活動?


經驗告訴我,我並不需要為這興奮與滿足感多做或少做任何的事。我唯一要做的,就是好好享受在這感受中,並在日常生活中等待著下一次不預期的旅程,下一趟讓我畢身難忘的旅程。

 

更多的【不預期遊台灣】旅程:連結

 

若有興趣更深入了解Human Design人類圖,歡迎留意我的FB專頁。也歡迎按以下連結,了解【Living Your Design 人類圖初階課程 】詳情。 若你在職場上遇上任何疑難,或想探索自己在職場上的可能性,歡迎按以下連結,了解【職場引導服務】詳情。 渴望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好好運用自己的薦骨權威,或想認識薦骨的運作,歡迎按以下連結,了解【薦骨健身房 】詳情。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