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Kevin Yeung

【借《薩提爾的自我覺察練習》一書談情緒覺知與失衡】



前一陣子剛看完了《薩提爾的自我覺察練習》(以下簡稱《薩》)一書。它是由台灣知名企業高階主管教練陳茂雄,以薩提爾的理論為基礎所撰寫的。


薩提爾模式(Satir Model)及其冰山理論,強調「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樣,我們能看到的往往只是露出水面的部份,也就是行為,而潛藏在水底下、不為人所見的,則有著情緒、觀點、期待與渴望等多重元素。也就是說,驅使我們作出甚麼行為的,並非我們的想法或有意識的決定,而是這些底層的內在元素


這固然算不上甚麼新穎的說法,相信或許大家都曾經聽過。然而,讀著《薩》一書,卻覺得這書跟其它的有點不一樣,也特別讓我有感覺,所以今天想借用《薩》的某些主要論述,再把人類圖關於情緒的理論併合在一起作討論,希望能為大家在情緒這身心靈常見課題上,帶來一點啟發。


《薩》指出,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皆有著喜、怒、哀、懼這四種主要情緒(個人認為比「喜怒哀樂」這傳統說法更好,彼此之間的區分更明確;而它們也剛好出現在電影 Inside Out(台譯:腦筋急轉彎;港譯:玩轉腦朋友)中,與「厭惡」一同組成了電影中的五種擬人化情感)。


喜怒哀懼在我們的生存機制中,皆有著重要的角色,缺一不可。在期待得到滿足時,「喜」促使我們享受、分享、再努力;在被攻擊/侵犯、期待落空時,「怒」促使我們防衛、攻擊、指責、要求;在失落、無能為力時,「哀」促使我們療傷、預防、求助;在碰到危險或未知的狀況時,「懼」促使我們逃離或準備。


「正常情況下,我們的情緒會隨著外在環境刺激的變化,產生波動,而且是一種『來來去去』的波動。如果我們會開心,但開心的感覺會漸漸淡去;會難過,但難過的感覺也會漸漸淡去,有來有去,就是正常健康的情緒模式。


然而,經過環境的塑造,可能導致我們開始排斥某種情緒,久而久之,就養成不展現該類情緒的慣性,甚至終於失去展現該類情緒的能力。


《薩》稱這作「不符合演化的法則」:正向的環境刺激不再對我們產生正向的情緒波動,或者負向的環境刺激不再讓我們產生負向的情緒波動,例如中了大奬卻沒有開心的感覺,反而擔心自己會不會被騙或被搶劫,無端被人辱罵卻不會生氣等。


然而,由於情緒能量最終還是得被釋放出來,當其中一種情緒遭到壓抑,也代表著另一種情緒必須被放大,即使這情緒同樣「不符合演化的法則」。


至於哪種情緒遭到放大或壓抑,這大概很視乎我們在生命中遭遇到甚麼重大經歷,形成了甚麼情緒印痕。而當然如果以人類圖的角度來看,我們先天的「原廠設定」也會構成一定影響。


舉例來說,顯示者天生不喜歡被他人控制,必須透過適當的憤怒去劃出並捍衛自我空間,但若他偏偏生長在一個父權主義的保守家庭中,但凡發起任何事情都被打槍,說他好管閒事,不好好聽話更會被揍被駡,結果讓其「怒」的情緒遭到壓抑,變成了沒有主見、聽命行事的「偽顯示者」,失去了與生俱來的影響力。


又或者,一個開放脾中心的1爻人,天生充滿不安感,本來就很需要透過反覆研究與滲透,然後才採取行動,卻剛好在成長過程中遭遇過太多挫敗,結果讓其「懼」的情緒被放大,即使做好了一切準備,仍不感前行,白白錯失了生命中的眾多機會。


但有一點必須說明的是,就情緒模式而言,雖然Human Design 人類圖把所有人分成兩大類:擁有相對穩定情緒波動的人(即「定義情緒中心」)和情緒相對容易受他人影響的人(即「開放情緒中心」),但絕非說只有後者才會出現以上所說的情緒失衡。


開放情緒的人,固然會因為天生容易受到他人的干擾,而形成了失衡的情緒慣性;但定義情緒的人,也會因為在成長過程中遭受到打壓或控制(「不許哭!再哭就……」;開心興奮大叫被駡;再憤怒也必須控制情緒,不可理智斷線),讓他們扭曲了原有的情緒模式,結果必須透過壓抑該情緒,或放大另種情緒來適應於周遭的環境


然而,無論情緒中心定義還是開放,只要某種情緒遭到放大或壓抑,結果同樣也是失衡,只是所呈現的行為有所不同罷了。


而當某個特定的情緒失衡開始形成了慣性,就會讓問題從水底浮出水面,外顯成《薩》所說的四種主要慣性行為模式


第一種:討好型

這慣性行為模式形成自長期壓抑「怒」的情緒,不惜一切只為了避免跟他人起衝突,卻因此放大了「哀」的情緒(包括委屈與無奈)。簡單來說,也就是典型的「爛好人、好好先生」,明明心很累,卻硬要裝作沒事,大家開心就好。總以為自己的辛勞可以感動別人,而期待別人因而有所改變。


「當問題產生時,討好型的慣性反應是:『只要我再多努力一點,就可以解決問題。別人一定會因為看到我的努力與以身作則而被感動。』但這樣的期待往往會落空,因為討好型做得越多,別人就越習慣讓他們承擔更多。」


在認識人類圖以前,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而我認為,這在開放情緒設計的人中,特別普遍。


第二種:指責型

它形成自與「討好型」剛好相反的情緒慣性:過度放大「怒」的情緒,而壓抑了「哀」的情緒(包括慚愧與難過),希望他人在壓力下妥協


「當問題產生時,指責型不假思索、馬上的反應是:『只要我再給別人更多的壓力就可以解決問題。』往往只會給人壓力、不會聆聽他人、也不會替人著想,以至於不了 解真相,或得不到他人的真心合作。」


職場中「奉老闆之命」逼使「乙方」公司或其它部門執行指令,以免卻「事情辦不好被唸」的難過與慚愧,或遇到不滿意的事作出投訴(而不是「符合演化的法則」地覺得難過或失望),都是常見的例子。


習慣指責別人,從心理層面來看,其實是利用攻擊和批判別人來建立自己的權威,想藉此取得別人對自己的服從與敬畏,企圖先發制人,從而避免自己受傷。在看似剛強的面具下,其實是一顆脆弱易碎的靈魂


雖然「指責型」在定義與開放情緒中都一樣常見,但出現在後者上,情況往往會更糟糕。因為缺少了情緒的底氣,這種指責很大程度上,要不就像隔著圍柵對駡的狗狗,只是在虛張聲勢,一不小心就黔驢技窮,要不則企圖以更強烈的情緒去壓倒對方,決意要與對方玉石俱焚。


而有趣的是,由於「指責型」剛好是「討好型」的相反,所以在去制約的過程中,當開放情緒設計的人嘗試不再壓抑自己的「怒」時,容易失去平衡,反而過度釋放「怒」,「轉向過度」變成了「指責型」。


在接觸人類圖的初期,我就曾經有過一種覺得世界欠了自己的感受,老是抱怨他人怎麼不問我薦骨問題、不尊重自己的本性。雖然這也是另一種失衡,但過程中的調節在所難免,慢慢逐步過渡就好。


第三種:超理智/法官型

其情緒模式往往是:壓抑所有情緒,喜怒不形於色,他人不容易看到他展現任何情緒。他們與人溝通時喜歡大道理,一開口經常就是不斷地在分析事理,認為只有靠理性才能解決問題,感性只會帶來婦人之仁,於事無補,久而久之,就養成壓抑所有情緒的習慣。


「當問題產生時,超理智/法官型不假思索、馬上的反應是:『只要我能夠將道理講得更透徹就能說服別人、解決問題。』」


個人認為,會形成這樣的情緒慣性,大多因為成長過程中經常被壓抑情緒的感受和表達,或曾經試過真情流露卻遭受到他人傷害。而我認為傾向務實的5爻人,和傾向理性的邏輯迴路偏重者,也特別容易有此傾向。


第四種:打岔/逃避型

其情緒模式往往是:只展現「喜」的情緒,而不容易展現「怒」、「哀」、「懼」等情緒。他們常用轉移話題的方式來逃避問題,他可以在不同的話題中,不斷地移轉,甚麼話題都可以聊,幽默風趣,但多是言不及義,對於重要的問題常避重就輕或避而不談。


碰到困難、面臨壓力時,打岔/逃避型馬上的反應就是『先閃再說』,相信『只要躲過一時,問題就會自己消失!』表面上看似樂觀豁達,玩世不恭,嘻哈度日,但內心可能充滿焦慮,因為他知道諸多問題尚未得到解決,外表輕鬆不過是用來掩飾自己的不足,不面對問題是因為沒能力解決問題。」


會出現這樣的情緒慣性,很大可能是因為成長過程中的遭遇(例如,被奚落、盡了全力卻失敗收場),讓其無法看見自己的價值,對自己失去了信心,相信不管自己做甚麼,也無法改變外在局面。「既然反正改變不了甚麼,那還這麼認真幹嘛?Why so serious?」


而「討好、指責、超理智、打岔」這四種慣性行為模式,又會進一步造成我們在這空間中的失序。

根據薩提爾的剖析,人生就如一個舞台,這個舞台是由「自己、他人、情境」三個主要架構組合起來。現實人生的各種問題及困頓,也都脫離不了「自己、他人、情境」的三角關係。而上述四種慣性行為模式,皆在這三角關係中有著某程度上的失衡:


  • 討好型:過度注重「他人」及「事情」,而往往委屈了「自己」

  • 指責型:眼中只有「自己」,卻不管「他人」及「事情」

  • 超理智型/法官型:只管「事情」(以事論事),卻不顧「自己」及「他人」的感受

  • 打岔型/逃避型:則習慣忽略所有要素


唯有當「自己、他人、情境」三者之間獲得平衡,事情才能夠圓滿,才能夠長久持續。相反,若其中一方被犧牲,這三角關係就會崩塌,結果全盤皆輸。


總結而言,日積月累的情緒失衡(喜怒哀懼的壓抑與放大),造成了不自覺的慣性行為模式(討好、指責、超理智、打岔/逃避),從而形成了我們在這空間中的失衡(自己、他人和情境),結果導致我們生命中的失序。這就是我們必須正視情緒的原因。


坊間經常說我們要做好「情緒管理」,但我認為情緒根本不應被管理,因為所謂的「管理」說穿了就是壓抑,但情緒卻根本無法(也不應)被壓住。我認為我們真正要做的,是去理解情緒的運作,並學習如何跟它「相處」。


我們的身體就像杯子,情緒就像倒在其中的飲料,只要每次用完杯子都清洗乾淨,那自然不成問題。但麻煩的是,這杯子用了這麼多年,多多少少還是會有些陳年茶垢或咖啡漬。學習日後如何正確清潔杯子固然重要,但在這當下還是必須先作一次深層清潔,把這些陳年污漬除去,再加上日後的正確使用,那杯子自然能夠歷久常新,不會喝汔水時,卻浮現出咖啡味來。


相同道理,透過先讓過去的情緒印痕褪去,再認識自己的情緒運作模式,從而學懂在往後的生命中,如何不讓情緒在我們身上添上不必要的印痕,那我們的生命自然可以過得更順遂,也更能如實地看見生命旅途中的美麗風景。而這正正是我剛建隆老師開辦【情緒覺察工作坊】的初衷。


恭喜大家終於看完這篇超級長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歡這次的分享,並能夠從中獲得啟發。


如果有時間的話,也不妨覺察一下,自己在面對人際衝突時,有沒有較經常處於以上哪種慣性行為模式?

 
深入淺出學懂人類圖

▌孭起背包.遊歷不預期 FB 專頁(傳送門 ▌內在權威與策略應用指導:輕鬆自在做自己(傳送門 ▌薦骨健身房:來讓你的薦骨動起來!(傳送門 ▌實用人類圖工作坊:讓知識變成智慧(傳送門 ▌人類圖初階課程:深化理解、落地應用(傳送門

解決職場疑難

▌職場引導服務:助你重設職場可能(傳送門

身心靈事業支援

▌願景顯化服務:協助你把身心靈修行與事業完美合一,讓你心中的願景得以有效顯化(傳送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