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非洲一日遊,說走就走】



話說前一陣子在FB上看到一個名為【Mama Africa Heritage Festival 媽媽非洲加勒比文化節】的活動,超感興趣,於是二話不說便立即付費報名參加了。


非洲是其中一個讓我很感好奇的地方(另外我也很喜歡南美與絲路地區,也就是伊朗與中亞五斯坦一帶),大概因為對這片土地很陌生,不單沒有任何第一身經歷,就連它的歷史文化也不算十分了解(至少相比起其它地方)。


當年所規劃的環遊世界企劃中,本來就打算花其中一年多的時間在非洲,當中包括去迦納(港譯:加納)與塞內加爾學跳舞和打鼓、去南非與坦尚尼亞(港譯:坦桑尼亞)的動物保育園當志工、去烏干達的Bwindi Impenetrable National Park 看黑猩猩,和去衣索比亞(港譯:埃塞羅比亞)、突尼西亞、埃及和摩洛哥等地看歷史名城。


還好在我心願還沒有辦法實現之際,有幸遇上這市集,為我填補這份空虛。上星期去完以後甚是驚喜,也讓我再度重燃起想去非洲一趟的渴望。


去旅行時,比起到訪甚麼名勝景地,我更喜歡逛市場和市集,因為特別喜歡那種人來人往的熱鬧氣氛,同時又能感受到在地文化與生活節拍。而其中一個讓我最難忘的市集,就是 New Orleans(台譯:紐奧良;港譯:新奧爾良)每年四月的 Jazz & Heritage Festival (爵士樂嘉年華)。


由於歷史與地緣之故,位於密西西比河入海口的 New Orleans 成為了美國南部、加勒比海與法國三種文化的交匯地(而前兩者本來又是歐洲人、非洲人與本土原住民所共同構建出的文化),並因而融合出別樹一幟、僅此獨有的一套音樂與美食風格:Cajun(卡津),是一個混法式浪漫與拉丁熱情於一身的美麗藝術品。


若要一次過濃縮體驗 Cajun 音樂與美食,那一年一度的 New Orleans Jazz & Heritage Festival 就必然是你最好不過的選擇(甚至比 Mardi Gras 更合適)。在歷時約七天的時間裡,不同的爵士樂音樂人會輪流上台表演,參加者可以遊走在不同的帳篷間,去聽自己喜歡的音樂類型,從Jazz(爵士樂)、Gospel(福音音樂)、Blues(藍調)到非洲傳統民族音樂皆一應俱全。


而食物方面,更是天堂般的享受。甚麼 Barbeque Shrimp、Boiled Crawfish、Red Beans and Rice、Jambalaya、Po-Boy、Filé Gumbo、Jambalaya、Beignets、Bread Pudding,反正就是你聽過沒聽過的New Orleans在地美食名菜不預期遊台灣,沒有你找不到的,只有你吃不下的(或者不夠美金付的,哭)。


而我這次參加的Mama Africa Heritage Festival,在規模上當然難與New Orleans Jazz & Heritage Festival相比,但帶給我的驚喜與滿足感卻絕對差不了多少。當中的美食、音樂和舞蹈固然令我讚歎不已,但最讓我感到親切的卻是他們的那份熱情。


Mama Africa他們只有約20個攤位,絕大部份都是由居住在台灣的非裔人士(來自非洲或加勒比海)所經營。雖然他們皆來自不同的地方,訴說著不同的生命故事,但有一點必定相同的,就是他們每個人都帶著滿滿的熱情與喜悅去分享他們販售的食物與產品。


有一攤賣辣椒醬的,每當有人經過他面前,他總會帶著親切的笑容問對方說「Do you want to spice up your life?」這句子語帶雙關,作為俚語它的意思就是問你「想不想讓自己的生命更添精彩」,但回到原本字義層面,spice這字本來就有香料與辣的意思,所以也算是跟產品相呼應。


而當不太能吃辣但又很好奇的我反問他說「這會很辣嗎?」他則調皮地回應說「Why don’t you tell me?(來,你自己試試看,自然知道辣不辣)」,然後大方地把沾了一大口辣醬的粟米片遞送過來。


這辣椒醬確實很辣!但超好吃!!它既不像台灣/四川菜的麻辣,也不像泰國菜的香辣,比較像是種帶點苦的火辣,而且有很強的後勁與回甘。聽說這是西非小國甘比亞(港譯:岡比亞)的在地配方。喜歡辣的朋友可以試試看:https://www.facebook.com/Safsap20/


而另一攤賣食的更有趣。我經過他們的攤檔時,他們還沒有把東西整理好,仍一片混亂,所以當我站在旁邊竊看他們在賣甚麼的時候,店主並沒有向我銷售他們的食物,反而問我知不知道怎樣弄熄酒精爐頭(替餐爐加熱用)。


直到當我替他解決問題後,他才回過神來,問我要不要吃點甚麼,於是我就順勢點了一份套餐來吃。他家的東西真的超好食!!我特別喜歡他們的紅菜頭土豆沙拉。吃完之後店主還跟我聊天,問我覺得食物怎麼樣,並跟我分享說他們打算年底開店。我立馬追縱了他們,好讓到時候可以第一時間去光顧。


還有一攤是賣衣索比亞咖啡與南非牛奶撻的,但吸引我的並非他們的食物,而是掛在旁邊的一個部落面具。店主看見我在拍照,就立刻跟我分享他當時購買與運送回台灣的旅遊經歷,和這面具代表的意涵。據店主所說,這是一個屬於剛果某部落的面具,面具上插著鐵釘,目的是要把惡靈困在其中。有趣的是,他絲毫沒有向我推銷過店內的食物(雖然我後來還是買了),而只是看見志同道合的人,所以愉快地分享起來。



在香港和台灣,我偶爾也會逛逛市集,但經常感到市集經營者不知怎的總是沒精打采,比起開心分享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很多時候更是帶着苦澀與委屈的心情,好像根本不想擺市集,只是為了要獲得更多的曝光所以強逼自己這樣做。即使間中遇上積極介紹的,比起開心分享,卻更像是一種「快來看我!」的壓迫感、苛索感。當然,我不是他們,固然無法知道這是否真實,但至少這是我跟他們互動時的感覺。


而這次的互動跟我過去幾年去過的市集明顯不同,也因此給了我一個很重要的提醒,就是小心不要在推廣自己真心喜歡的產品和服務的過程中,忘記了初衷,將之變成責任或負擔,並背負著這一切去推銷,而忘記了當初會開始煮東西給他人食,或許只是單純很想作出分享,並為他人帶來幸福罷了。而我相信,知識與經驗的分享也應當如此。


後記:


除了美食與熱情,非洲文化當然少不了音樂與舞蹈。大家今天所熟知的美洲非裔音樂文化(R&B、Rap、雷鬼等)與拉丁舞蹈文化(恰恰、桑巴、倫巴等),很大程度上就是傳承於他們的「非洲根」。


我在古巴旅行時就曾經參加了一個在地 house party。只要音樂一響起來,在場的每個人都迅速搖擺起來,跟音樂融為一體。而且每個人都跳得很好看,充滿律動感,彷彿音樂已經流進他們的血液當中,並與他們的體內所流著祖先的血產生起共震。這次在Mama Africa中也有相類似的感覺。


看著每個人律動起來,不懂舞蹈而音樂節拍感又超弱的我,很擔心自己跳得不好,所以一直很努力地壓抑著自己的身體,不敢大動作地動起來,只是緊繃地站在一旁,隨著音樂輕輕搖著。說實在,面對好的音樂,要壓抑自己不動起來,其實比起隨著音樂胡亂動起來更困難。


然而,當看到身邊的小孩完全放開地跳起來,反而讓我發現自己的這些擔憂和自尊心多麼無謂,再加上一杯酒精下腸,終於能夠放開自我的枷鎖,更自在地跳起來,不再過度擔心其它人覺得自己跳得很爛還是甚麼(其實根本沒有人在看自己)。


這樣邊聽著音樂邊跳邊吃,幾個小時就這樣過去。然後到了某刻,不知道是已經太累還是音樂類型變了身體沒共鳴,我開始發現自己沒有在動,只是站在一旁觀看。儘管我頭腦不斷在勸說我應該留下,搞不好後面會有很精彩的表演,不要錯過,但我的電力確實已經見底了。


於是,我就任憑體內那殘餘的丁點能量,帶領著我疲憊的身軀離去,坐車回家。雖然很累,但卻是充滿滿足感的一天。而最讓我感到滿足的是,生命確實充滿各種可能性,只要我們願意探索的話,世界可大得很。


 
深入淺出學懂人類圖

▌孭起背包.遊歷不預期 FB 專頁(傳送門


▌身心靈茶水間:聽聽我與嘉賓們的身心靈故事(傳送門


▌實用人類圖工作坊:讓知識變成智慧(傳送門


▌人類圖初階課程:深化理解、落地應用(傳送門



解決職場疑難

▌職場引導服務:助你重設職場可能(傳送門



身心靈事業支援

▌願景顯化服務:協助你梳理整合出適合你的產品/服務組合與表達方式(傳送門


▌靈魂創業手帳:讓身心靈創業者相互交流與共同成長的空間(傳送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