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誰都可發光,只要找對地方】



昨天剛從台北回來,總算結束了這匆匆六天的香港之旅。這趟香港之旅,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聽陳蕾的第一次紅館演唱會(香港版本的「攻蛋」),其它的吃喝玩樂都很隨意,看到什麼想吃的就吃,剛好遇上朋友就聚會一下。

 

陳蕾是我近年很喜歡的一位表演者。她是一位創作女歌手,更是2023年度叱咤(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女金+我最喜愛女歌手。但我喜歡的,不單單是她的才華,也不只是自她身上所散射出來的「投射者之光芒」,更是她口中常提到的「念」。

 

 

「歌中有念,黑中有光」

 

「念」這字源自於陳蕾很喜歡的動漫「Hunter x Hunter」,在故事設定中,表面上指的是念能力招式的基本功,但如果回到其最基本,就是「人體溢出的生命能量」(又稱「氣」,既像華人所說的「氣場」,也像身心靈中的 Aura 能量場)的聚焦、操控與運用。

 

「念」雖然是少數人(獵人)才懂的專業技術,但故事中也曾提到,有些「凡人」因為長時間專注在自己喜歡的事物上,不知不覺就達到了類似冥想或心流的狀態,從而在沒有修練的情況下,也懂得散發出「念」。


 

當我第一次在 Hunter x Hunter 中接觸到「念」這概念時,就已經非常喜歡,因為它不只是一個二次元的虛幻元素,其實也是一個非常生活化的概念。說簡單一點,「念」就像一股強大的精神力

 

而這股力量,在陳蕾眼中,就像是一道照亮黑暗的光

 

「即使光不足以把黑暗驅走

至少可以照亮你眼前的一步

 

很想偷走你內心的暗 

讓我輕輕把光放入你心」



陳蕾的「念能力」大概源自於她對透過歌曲表達想法的那份熱愛。身為投射者的她,很喜歡唱歌,卻一直沒有遇上對的機會、對的伯樂,但卻一直堅持用各種方式持續投入於她的夢想中,努力創作出一首又一首想跟世界說的話。

 

就像她在演唱會中所說,她開場後連續唱了兩個小時幾乎沒說過半句話,原因很簡單,就是沒有太多話想跟大家說,因為她想說的話早已經透過自己所編寫的詞曲表達了。而正正是藉着這些真心想跟世界說的話,她開始發光,化作了她口中所說的那道「螢光」。

 

很多人以為「投射者」必須「協助他人成功」,其實不然。好好做自己喜歡的事,你自然發光,而對身處黑暗的人來說,這道光就是對他們來說最大的支援,他人自然因為你的存在而成功。

 

兩年多前我就曾經借陳蕾她的故事為題,寫過一篇名為《投射者真的只能夠協助他人成功?》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歡迎看看:https://bit.ly/3iEKR5N


 

「向死而生」

 

「念」為陳蕾帶來源源不絕的創作動力,而在這次的演唱會中,她更是很成功地把心中的這些「念」發揮至極致。

 

首先,才華方面真的沒話說。她的歌幾乎全是自己作曲填詞的,所以總能夠精準無誤地,以最真摯的情感表達出她自己心底最想說的話。而在這演唱會中的頭半部,她更是一口氣唱了兩個小時,連續24首歌,完全沒停過下來說過半句話,也沒有像一般演唱會那樣邀請表演嘉賓來為自己賺取休息的時間,這絕對是功力的最大證明。

 



然而,相比起才華,我更欣賞這場演唱會的用心。

 

聽過演唱會的朋友或許都曾有過一個疑惑,就是在這科技發達的時代中,演唱會的價值到底在哪?當我們明明可以安坐家中聽歌,甚至可以在 YT 觀賞別人拍下來的高清影片,幹嘛還要花錢花時間搶門票?

 

有些人或許是為著那無可取代的現場感(就像進球場看球賽感覺就是不一樣),有些人則是想向喜歡的偶像送上支持,但聽完這場演唱會以後,我獲得了多一重感受。我找到了一個只有現場才能獲得的體驗。

 

聽過陳蕾的歌的朋友,大概會有種感覺,她的歌很兩極,要不很激勵,為人帶來光與希望(例如:相信一切是最好的安排、凡星、瑩光),要不很黑暗,充滿控訴(例如:以正義之名、下流社會、旁觀有罪)。

 

而她這次的演唱會就很巧妙地運用了她的這兩股特質,藉由歌曲的編排,帶領大家先赤裸地面對內心的憤怒與黑暗,然後逐漸穿越迷惘與困惑,最後開始重新看見希望,獲得重生。這感覺就像著名的 Five Stages of Grief(「悲傷五階段」)。

 

比起演唱會(很多時候只是把該歌手的首本名曲分類別地鋪列出來),它更像是一場音樂劇,帶領一眾觀眾們沉浸在一趟「向死而生」的旅程,透過經歷「死」、「惑」、「念」、「生」、「能屈能伸」這五個章節,重新獲得生存的勇氣。我想這就是陳蕾為這場演唱會所灌注的念。



除了整體舖排的完整性外,這演唱會還有一個極好看的,是她演繹時的整個投入度,彷彿整個靈魂在表達歌曲似的,而在那個當下,空氣也彷彿凝住似的。演繹「以正義之名」時的輕篾與反眼,剛好與唱「相信一切是最好的安排」時的輕快與笑容,形成了極強大的對比,讓觀眾的情緒也跟隨她的呈現而獲得轉化。

 

這份投入很重要,因為越純粹,就越投入,越投入,念力就越強

 

在 Hunter x Hunter 中,性格單純、頭腦簡單的小岡/小傑,最初就因為想不出招式而感到苦惱,結果用了充滿童心的「猜猜拳」作為其念能力的展現。

 

無庸置疑,這絕對是我看過最喜歡的演唱會,沒有之一,而陳蕾也是我最欣賞的表演者,同樣沒有之一。慶幸這次千辛萬苦、排除萬難(有興趣可以看最底下的後記)都要回來香港看她的第一次紅館演出。

 

 

「你是螢光」

 

演唱會本身固然精彩,但當中的鳴謝部份卻也同樣是意想不到的精彩,而且還挺呈現出投射者的一些性格特質,挺值得大家細味的。

 

雖然具體出生時間無法確定,但整天下來都是擁有 61-24 與 28-38 的投射者,有機會有 39-55 或 41-30 或都沒有,人生角色有機會是 4/6、4/1 或 5/1。以上所選是我個人覺得比較貼近的版本。


話說在一口氣唱完兩小時歌後,陳蕾開始在台上分享自己的一些想法與鳴謝,但一說就說了30分鐘。在紅館開演唱會,超時是會被罰錢的。之前就曾經有過不少歌手因為 Encore 太多次而被超時罰錢,但陳蕾的超時卻不是因為唱歌,而是因為話太多,有沒有覺得這很投射者?而更投射者的是,她的這些話不是在隨意抒發己見,而是想認真介紹並答謝製作團隊中的每個人,讓觀眾們可以好好認識他們。

 

她又說到,自己之前曾經在頒奬典禮中,說自己這幾年的心態與狀態都很好,所以很渴望把自己這份能量投放在創作中「俾哂你地」(全給你們),但陳蕾說她現在覺得要把這話收回來,因為她不可以這樣做,她必須把一部份留給自己,要不就不再有足夠的力量繼續創作和給予。感覺這正正是我們常說的,投射者很有愛,很想為世界帶來光,但必須小心注意謹慎給予,而不要透支自己。就像「世界與你無關」歌詞中所說:

        

「先將身心都休養好再出發 

再面對崩塌

若沒有壯健體魄

要怎對抗 世界每天的荒誕」

 

到即將要唱最後一首歌前,她終於忍不住哭了出來,但不是因為首次登上紅館(尤如首度攻蛋的榮譽),也不是因為大家的愛戴與支持,而是因為台下有人跟她說「多謝(謝謝)陳蕾」。

 

我個人覺得,「多謝」一方面代表著她的創作與付出為對方帶來了價值,另一方面也同時代表對方對這份價值表示感激與欣賞,我想這大概就是讓身為投射者的她,真正被觸動到的。她感受到,她所付出的一切都很值得。

 

雖然她一直以極為個人的方法做創作(她設計就是個體人,有著 28-38 與 61-24 通道),沒有刻意去管大家想聽甚麼,但她從沒有忘記過她的對象,她一直是在跟大家對話,希望能夠透過她的歌,甚至存在,為大家帶來光與念

 

雖然沒有字幕大家或許看不懂,但真的很感人、很有意思,有興趣歡迎去看看:



這次回香港,很多人問我,真的有這麼喜歡陳蕾嗎?要特地飛回來看?我其實有點不知道怎麼(其實更多是懶得)回應。當然,我無疑是欣賞她的音樂、她的才華甚至她這個人,但我追的不是「星」,而是我在她身上所看到自己也擁有的某些特質與價值。

 

我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有某些特質跟其它人相同,而透過自我展現,也就是念的散發,我們就能夠成為照亮他人黑暗的那道光,讓他們身上那些一時被遮蔽的特質得以重新發亮

 

一個人的光或許無法驅走黑暗,但一個接一個照亮下去,總有一天,黑暗就會消失,世界將會重現原來的美

 

我想這次匆忙回香港,就是為了來參加這場「大型沉浸式聚會」,親自來接收這份念吧!

 

多謝陳蕾!


 

後記:令人痛不欲生的三叉神經痛

 

話說自從11月多得悉陳蕾準備開演唱會後,我就決定好搶到門票就回香港。

 

但搶門票本來就已經是一件極為艱巨的事情。這是陳蕾她首次在紅館開的演唱會,還要只開三場(後來才多加開一場),然後又剛在幾天前拿到了叱咤(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女金+我最喜愛女歌手,氣勢一時無兩。再加上,三場加總起來只公開發售5000多張門票,確實是少得可憐。

 

1月3號當天早上,我剛好人在高雄。為了搶門票,我當天沒有安排任何行程,躲在青旅的某個角落,把事先準備好的 iPad 與電話拿出來,做好了一切準備,期待重要的一刻來臨。結果卻跟很多人一樣,成功進去但所有位置都已經售光了。

 

正當我打算放棄之際,我的小姨竟跟我說,她很順利進去並替我買到了門票!這也太幸運了吧!

 

就在這看似順利的發展下,真正的暴風雨原來才將要來臨。

 

1月16號,我牙齒突然有點痹痛,白天倒沒甚麼大礙,但一躺下就痛,轉輾反側,難以入眠,就算難得睡著了,睡到一半又突然痛醒。以為是牙痛所以去了看牙醫,但檢查過後,牙醫卻說牙齒一點事都沒有。


往後幾天,做了一些線上研究後,才終於發現原來我是得到了「三叉神經痛」。於是我趕快看了中醫,也做了針炙,但情況也沒有出現太大變化,既沒有好轉,也沒有惡化,直到2月7號。

 

還記得當天中餐時,我喝了一口熱湯,然後立刻從上顎傳來一陣極強大的痹痛,是種從未有過的痛感,有點像是深層肌肉被電擊的感覺。從那刻起,我就再也無法吃喝任何溫熱的食物或飲料。但偏偏那個時候天氣變得好冷,而我的 PHS(人類圖飲食模式)又需要吃熱的,冷的吃太多真的會不舒服,所以唯有一直嘗試把食物與水的溫度調節在那剛好沒事的溫度,只要稍一不慎,就會突然被電擊,一痛就痛好幾分鐘。

 

除了飲食外,最痛苦的莫過於那些突如其來的劇痛。上公車會痛,進餐廳回痛,回家也會痛。觀察了好幾天後,我開始逐漸看到其中的規律。原來只要從寒冷的室外,進入相對溫暖的室內空間,五分鐘後就會出現火燒般的灼痛,還好持續五分鐘就會自行消退,但那五分鐘卻已經足夠讓人痛不欲生。只要一出門,還是無可避免必須痛幾輪(就算是吃飯買菜),讓我完全失去出門的意欲。

 

當然,除了以上兩種主要的痛,還有很多種不同變化的痛,例如一早醒來不先吃早餐就工作會痛,不工作看 YT 會痛,反正就是各種難以估計的痛。

 

隨著日子一天一天迫近二月底,這些劇痛不禁讓我開始擔心,自己是否適合回香港?溫差變化已經痛成這樣,那飛機的氣壓真的能夠承受嗎?回去甚麼都不能吃,我又真的想回去嗎?演唱會人多、聲音又吵、情緒又高漲,我的身體承受得了嗎?

 

縱使很不甘心,當時的我還是產生了放棄的念頭。尤其在面對薦骨問題時,我的薦骨明確表示,如果再過一星期還是有痛感,那就取消機票好了。

 

但我還沒放棄。還沒戰鬥到最後一刻,我不想放棄。既非我固執,也不是為了「追星」不理智,而是我知道我的身體真的很渴望參與這場演唱會,即使我無法解釋為甚麼。我只是知道我必須回去

 

於是,我開始把一切有機會誘發三叉神經痛的負面生活習慣全戒除掉:

  • 開始每晚11點前就睡覺

  • 跟另一半分房睡以獲得最佳的修復

  • 辛辣煎炸濃味的幾乎完全不吃

  • 把食量減半,不要讓身體的負擔過重

  • 吃 K2+D3 的保健品,以強化 Vitamin D 的吸收(台北冬天常下雨陽光不足)



就這樣過了一個星期,上述的那些劇痛逐步消失了,雖然偶爾天氣冷的時候,睡得不好的時候,飲食稍微失控的時候,下顎還是會有點輕微酸軟,彷彿在為我作出「溫馨提醒」,但至少不曾再出現過如過往那些無預警的劇痛,也很慶幸坐飛機的過程完全沒事,而且最終也能舒適自在地享受完整場演唱會。

 

當然,即使情況好轉,我還是有繼續保持上述的新習慣,一點都不敢鬆懈,回到香港後,不用特別自律,很自然地就不胡亂食東西,跟一年前回香港那時候完全不同。


在過去兩個多月中,Noelle 曾經多次問過我是不是真的要這樣回去?明明身體已經給了我這麼多「不舒服」的訊息,為甚麼不聆聽?甚至連用 SRT 來查看,也說不是「to my highest good」,但我還是堅持要完成這趟旅程。

 

我的堅持,全賴我那一聲又一聲充滿肯定的薦骨回應,每當我對這趟行程感到懷疑時,在我無法解釋時,只要一想起每次的肯定,我就充滿繼續走下去的力量。也全靠薦骨回應,我也才能夠在過去這些年來,一次又一次不顧一切盡情投入未知,體驗到我靈魂想我體驗的旅程。

 

順道一說,3月對我來說,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展開奇妙旅程的重要月份:

  • 16年前:瓜地馬拉背包遊(我人生中的第一次背包遊)

  • 15年前:古巴背包遊(第一次獨遊)

  • 14年前:維他奶70週年晚會(我人生中第一個參與的品牌項目)

  • 7年前:來台灣參加 Mary Ann 的 Immersion(人類圖旅程正式開始)

  • 4年前:搬到台灣,展開全新生活型態

bottom of page